佛弟子如何在工作生活中修行?-欧洲杯买球app
与智者为伍,携善者同行。
修行,
不是去寺庙捐点钱才是功德,
关键是看这颗心,
这颗心怀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
那么,我们举心动念都可以做功德。
生活无处不功德,
人间处处是道场。
01、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
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德就是功德,物就是物质,德厚了,财富也就多了。
学佛就是无量财富,修行就是修好内在,行在生活中。而当我们的内在境界越来越高时,一切外在都会被内在吸引而来。
人间处处是道场,如果我们善于在生活里修行,就会发现原来积累福报可以这么简单!
修行,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才是功德,关键是看这颗心,这颗心怀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那么,我们举心动念都可以做功德。
02、开计程车的,该如何做功德呢?
应如是发愿:“我的车就是道场,让所有乘过我车的人都种下成佛的因缘,消除烦恼,离苦得乐,成就佛道。”并在车子里放佛教方面的音乐和咒语以利益众生、饶益众生。
如果每一天、每一时的工作中,都这样观想,都这样发愿,那么,这一天工作做下来,所做的功德不可胜数啊!
饭店服务员,该如何做功德呢?
在清扫、洗碗、洗菜的时候,这样观想:“在清洗中,把所有众生的烦恼、恶业、疾病都清洗干净,心得清净自在,尽皆离苦得乐,种下成佛的因缘。”并可以选择一个佛号或一个咒语来修持念诵。
这样不但可以自己消业,也可以通过你的念诵感动佛菩萨来加持你手所触的一切,以此来利益众生、饶益众生。
其他的职业,该如何做功德呢?
做衣服的,可这样观想:让所有穿我衣服的众生,都种下一颗菩提种子,与佛结缘,体相庄严,幸福和乐。
做洗头之类的工作时,可这样想:“让每一位我所服务的顾客,都种下一颗成佛的种子,心得清净自在,消除尘垢,离苦得乐。”
做演员、歌手的,可如此发愿:“让所有见我,听我唱歌的众生都种下成佛的因缘,远离烦恼,成就佛果。”
做老师的,可以这样想:“让每一个我教的孩子,都广种善根,恶业消灭,因果成熟,见佛闻法,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家庭主妇,在做家务或炒菜烧饭时,如果念念带着抱怨、不满和气愤,那么这个菜一定有毒,这个家庭、这个餐馆也一定不会快乐,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顺利的事情,健康状况一定不好。
如果这个家庭主妇在做家务或炒菜、烧饭时,放入这样的心念:“让所有的家庭和乐安康,愿我所做的一切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家庭带来祥和快乐,愿所有的家庭皆闻佛法,蒙佛教化,共成佛道。”
以这样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心中系念尽虚空遍法界的福祉。那么这份功德也就做的尽虚空遍法界,而你的家庭就是道场,你的家务事就是最大的佛事。
屠夫该如何做功德呢?
还有的同修说:我没办法转行,为了生计,我工作在饭店、烧烤城,或是屠宰场,我每天做的是杀生的工作,这样,我该如何做功德呢?我本是在造业呀!这也能做功德吗?
——由于业缘,我们今生无奈以杀生为业,又为生计所迫,无法转行,这个杀生并非出自你的本意。
如果我们不做功德,为业力牵引,又何时能出离这不善的行业呢?这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他(她)不知道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都可以利益众生、饶益众生。
其实,只要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自愿选择杀生的行业,这个功德就是可以做的。
要知道,将死的生灵在被杀前,有着极度的悲伤、怨恨和恐怖,而来吃这些生灵的人又因此而欠下无数的命债,这些都需要真正的慈悲心来救度和化解。
因此,为生计所迫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人也能做大功德。
03、在每天工作时,在心中发这样的愿:
“祈请诸佛菩萨,龙天护法,诸上善神慈悲,弟子无奈以杀生为业,但弟子肯请佛力加持,让所有被杀的和来吃肉的众生的神识能听到我对他们说的话,让他们皆能远离生死、恐怖、贪婪、诸般苦恼,心得清凉自在,种植佛本,成就佛道。所有将被杀及来吃众生肉的生灵,我用心和你们对话,希望你们能够跟着我说‘三皈依’做佛弟子,远离恐惧、苦恼、尽此报后,往生善处,因果成熟,见佛闻法”。
然后就至诚地用心为众生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再说“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说三皈依,再为他们念佛号来度化吃的和被吃的众生,这样不也是大功德吗?
04、没时间如何做功德呢?
有的人说,我这一天很忙,忙的除了喝水、吃饭没别的时间,但这样也能做功德呀。再没时间,总要吃、喝吧?
在喝时,无论喝什么,用真心来做这样的观想:
“这个液体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加持过的,我带一切众生来受食,深深用心观想,那六道、天、人、修罗、地狱、饿鬼道的众生,都得饮此液体,我们全部饱满富足,清凉自在,离苦得乐,毕竟成就佛道。”
在吃时,用心观想:“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加持过的,我带一切众生来受食,我们都清净、饱满、种佛种子,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每天早晨醒来,在床上就想:“今天,让所有见我面的,听我声的,闻我名的所有众生,都种下一颗菩提种子,心得清净,减少欲念烦恼,因果成熟,成就佛道。”然后起身进行一天的工作,做这一天的功德。
炒菜时,可以一边念佛,或是念咒,或是念经,无论什么,一边祝福说:“凡是吃了我所炒的菜的众生,都得饱满富足,烦恼消灭,皆种成佛种子,毕竟离苦得乐。”
或是这样想:“这菜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济六道贫,等施无差别。”这样边想边念佛,这个菜谁吃了谁得乐,尽皆是功德。
洗澡时,可以观想:“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加持过的甘露水,让这水淋去所有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万种尘劳,心得清净,消除病痛、烦恼、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甚至是大小便时,可以这样观想:“让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的诸种恶习种子,恶业烦恼全随之排除,所有众生悉同受乐,永离诸苦,成就佛道。”
走路时,可以观想:“每向前迈进一步,就带着众生走向幸福、光明和快乐,走向极乐世界。”
下雨时,这样想:“请诸佛菩萨加持,让这雨滴淋去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的烦恼,心得清净,业障消除,离苦得乐。”
刮风时,这样观想:“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此风吹在众生身上,令众生尘劳消除,心得清净,因果成熟,自在成佛。”可见,人间无处不道场,事事处处皆佛事。
若每天念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样行、住、坐、卧、衣、食、住、行、工作时时如此,久久行之,就会发现心量大了,“我”小了。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念念执着的“我”消失了,一不小心把“我”给忘了。这时自然解脱自在,得无边清净。
功德是做不尽的,各行各业、时时刻刻都能做,我们要以真心,悲心,菩提心,心系众生,心系法界。
05、总之,我们只管一心去做功德,不必去问收获,不必去求收获,天地自然会以最恰当的方式善待我们。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无情无不和我一体,我们做功德,就像是我右手拿东西递给左手,还用右手来说道谢的话吗?
是世间的人迷了,不知道我们本来是一体的,才会要奖励,要人知道,其实这样一分别,功德就有相,心量也有相,有相就小了。
功德是心越清净,越无求越大。真心做事,不论大小,皆有真功德。
总之,要有心,要用心,念念把心放在众生上,放在众生的幸福上,放在对佛菩萨的祈求上。
不然,我们的心就会每天念念放在“我”上,放在烦恼上,放在成就六道轮回上了。
所以,生活无处不功德,人间处处是道场。
净空法师--- 工作生活中怎么学佛
问:老法师多次开示,一定要把身体放下,才能出六道轮回。请问谛闲老和尚的弟子锅漏匠,是否也放下身体,证得阿罗汉,才能站着往生?什麽叫做把身体放下?
净空法师答:放下是把执着放下,把分别放下,把妄想放下,不是把一切事都放下。事都放下,那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就不必到这个世间来四十九年教化众生,那他又何必,他为什麽不放下?要懂得这个道理。佛教我们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是从心里上放下,决不是从事上放下。很多人在这里产生误会,要放下,工作也不要了,辞掉了,家也不要了,这就让社会大众产生误会,释迦牟尼佛没有教过我们这麽做法。你看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你不要父母,你大不孝!你违背了,这些地方不能不搞清楚。
放下是心里不再执着,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妄想心是生烦恼的。叫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做得非常圆满,心里头没有执着。在事上,有喜怒哀乐。人与人之间,如果喜怒哀乐没有了,你那张木头脸老是一天到晚都是一个样子,那也是违背人情。但是内心动不动感情?没有,凡夫跟佛菩萨不一样的就在此地。凡夫,外面跟里面是一样的,喜欢,里面真有起贪念;外面是有瞋恨,里面确实有瞋恚。菩萨不一样,菩萨外面发怒,里面清净;外面欢喜,里面一尘不染,所以他内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外面是恒顺众生,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表现跟你一样,这才能沟通,众生才欢喜,才会接近。如果你一点表情没有,人家看到你就走了,不愿意再接近你。所以外面和光同尘,跟大家完全一样。
里面可不一样!里面确实我们这里写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恒不变,这是真心,这不是妄心;与这个相违背是妄心,虚伪、染污。烦恼是染污,喜怒哀乐,就不清净了;不平等,贡高我慢这就不平等;迷惑颠倒,没有正觉;自私自利,没有慈悲。所以诸位要晓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心。我们的真心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完全相同,这就叫本性本善,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本善。我们今天迷惑了,迷惑了自性,所以现在起心动念跟这个相违背。相违背就造业,造业就得受果报,这就是六道生死轮回,你永远不能出去。要想出六道轮回,只有把业放下,不再造业。不但恶业不能造,善业也不能造,为什麽?你造善业,果报在三善道;你造恶业,果报在三恶道,统统出不去。那怎麽办?佛叫我们作净业,这一点就很重要。
什麽叫净业?作善不执着我在作善,不求果报,这就对了。我作了善,希望得果报,你还能出得了三界?我断恶,不着相;行善,也不着相,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那就叫净业。用清净平等觉,无论是作善作恶,都是属于净业,这个诸位要晓得。有时候不作恶不能救众生,救度众生有的时候也要用恶度。你看看《华严经》后面「善财五十三参」,有善、有恶,善的多,恶的少。你看胜热婆罗门的愚痴,用贪瞋痴,甘露火王的瞋恚,伐苏蜜多女的贪爱,用贪瞋痴!用贪瞋痴可以接引众生,就是佛家讲的,「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他有他的善巧方便。他用这些方法,心地清净不染,所以他是属于净业,你不要说他造恶业,他没有善恶业,他是净业。
善业不起贪恋的心,恶业没有瞋恚心,这是佛菩萨能做得到的。我们凡夫要在这个地方练功夫,顺境里面学着不起贪恋,逆境里头去学不起瞋恚,这个就好,在日常生活中这叫练功夫。念头起来怎麽办?顺境里头,贪恋的心起来怎麽办?古人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来,立刻自己觉悟到,「南无阿弥陀佛」,用一句佛号换掉,这就叫觉。所以,念佛人比宗门还要方便,我们的觉就是提起佛号,把妄念打掉。逆境现前,瞋恚心起来了,「南无阿弥陀佛」,瞋恚心打掉,这个方法好极了。
什麽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念佛功夫得力,起心动念你都能用阿弥陀佛摆平它,让自己的贪瞋痴不起来。贪瞋痴慢、七情五欲,只要一动,第二个念头是阿弥陀佛,全部都伏住了,这叫功夫成片。有这种功夫,生凡圣同居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换句话说,你是个学佛人、念佛人,你见到人还会喜欢,还会生气,你这一生往生没指望,这个一定要知道,就是你的功夫不得力。你看你的功夫连烦恼习气伏都伏不住,你还会常常起现行,这很可怕。所以自己功夫到什麽程度自己清楚,你这一句佛号能不能伏住烦恼?伏住才作数,伏不住不算数。
正宙安泽县…… 佛教的修行,其实就是修戒定慧,修积德行善孝亲尊师.这些修行完全可以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比如一天中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坚持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霪、不妄语、不饮酒.这就是真修行.在家孝敬父母,单位尊...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年轻的佛弟子如何处理好修行与工作事业的关系 -
正宙安泽县…… 修行就是工作,工作就是修行.认真对待工作,比如你做生意,就要助人为乐,诚信经营.你打工时,就要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做违法犯罪、违规违章的事情.然后在工作之余好好念佛,以佛法的教导待人处事.个人浅见仅...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持佛法 -
正宙安泽县…… 从心里默念,不要念出声来,只要不妨碍工作,没事时无聊时都可以念,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持佛法 -
正宙安泽县…… 开始修行的时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你开悟之后,你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有一个禅师讲,开悟以后是“恰是原来行履处”.你的品质改变了,但是你还是在原来的地方生活,不是说你开悟了就变了,好像平时...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印光大师开示佛弟子在日常生活应怎样修行 -
正宙安泽县…… 印光大师开示: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长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幕至朝.一名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当生惭愧心及惨悔心.从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佛弟子如何把六和敬融入生活和修行? -
正宙安泽县…… 生活到处是道场,慢慢融合,先做到不争不贪吧...
南珊18657825162______ 佛弟子在家应怎样修行 -
正宙安泽县…… 你好!任何教派修行人,首先修的都是出离心,佛教应该都是维持正义的吧!出离心对于修行很重要,也就是修行修的主要还是这颗心,修的是善心,修的是法心,修的是无我心,当然修和行是两回事,但是两个紧密相连,修是最基础是先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