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是什么意思?是哪位大师提出的? 千手观音摆件图片-欧洲杯买球app
关于印顺与人间佛教:
印顺导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第四章「对佛法之基本信念」,明白地说出:
古代传下来的佛法,我的基本见解,在写《印度之佛教》时,已大致确定,曾明白表示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自序」。我这样说:「佛法是宗教,佛法是不共于神教的宗教。如作为一般文化,或一般神教去研究,是不会正确理解的。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的昌明。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特提示人生佛教以为对治。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
又在〈人间佛教绪言〉第一章「人间佛教的展开」,提出:
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我们首先应记着: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切勿误解为人乘法!
导师为发扬人间的佛教,写了〈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要略〉......等十四篇文章,以《人间佛教》为名,收集在《妙云集》第十四册,属于下篇首位第一册。
关于太虚‘人生佛教’与印顺‘人间佛教’在理念上的不同:
对于印顺最有特色的"人间佛教"的立场,太虚也将这种立场和自己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并语重心长地提出了批评。"原著以阿含'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但求现实人间乐者,将谓佛法不如儒道之切要——梁漱溟、熊子真、马一浮、冯有兰等;但求未来天上乐者,将谓佛法不如耶、回之简捷;而佛法恰须被弃于人间矣。"太虚法师的批评确实抓住了印顺思想最为严重的缺陷。佛法是全法界的,而不仅仅是人本的,在这个问题上的疑惑实际上就是在具体问题上否定、或怀疑六道的存在。对于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印顺法师泛泛地说时也是肯定的;但一到了具体问题时,就开始说龙宫是和龙族、龙比丘有关,说普贤、文殊菩萨、大日如来等是众生虚构和想象的,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崇拜的净化,佛经上说佛之伟大、寿量久远是后世众生之想象、怀念!其实,骨子里就是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信不及,对菩萨、佛信不及,对菩萨、佛的果境和神通信不及!而且,太虚在此提出了佛学研究的学风问题,即对于佛陀的言教应该虚心体察,应该全面、准确地把握佛陀言教的精神实质,决不可断章取义,歪曲佛意。古德有云:"依文解意,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为魔说",诚哉斯言。
正因为印顺将佛法理解为狭隘的人本思想,所以竟将佛陀矮化为黄色人种的圣人。"又若撷取二三义证不坚之语句,于人种推论释迦佛出于黄种人,可为黄色种族人共奉之圣者。此虽适于近代民族思潮,亦适于联合黄色人种以竞存于白色人种间之要求;然人种与民族方为德、日提倡谬论,为祸人间,而中国之民族主义反以对内平等对外联合进大同之世而见胜,于救国之仁、救民之仁外别颂佛为救世之仁,方欣有此一切众生世间最少全世界人类之大圣佛陀,殊不须再降格其为黄族之圣人。且依种族之见而限佛陀为黄族之圣,则阿利安种占优势之印度将益被排绝,尤非佛教之利也。"此处印顺竟将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法与种族之见混为一谈,足见印顺的"人间佛教"有将世间与出世间相混的倾向,则目前"人间佛教"流行中的世俗化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根源的。
对于印顺过于强烈的人本思想,太虚敏锐地指出,"注重人事,固为中国之特性。但近人汪少伦说:中国过重人本,不唯神,使宗教信仰不高超;不唯物,使自然科学不发达,为近代濒危之病根。则虽重人间,而下基无边众生,上仰最高佛陀,适救儒术之隘,足以充实国族之精力。"这实际上指出了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真实来源,即并非是象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来自印度佛教的纯正教义,而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混淆,是真正有悖于佛法真义的"华化"佛教。
而太虚所主张的"人生佛教",虽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但强调的是人乘为菩萨乘的基础和准备,决非仅仅局限于人本而已,所以除对密宗有偏见外,对大乘各宗皆平等相待。他所设想的佛法体系是,"五乘共法以净化人间,进善来生。三乘共法以出离世系,解脱苦本。大乘特法以圆觉经悬示最高目标,唯识统贯始终因果,性空提持扼要观行,由此以发达完成一切有情界至上之德能,则均组入佛法新体系中,不应偏弃。"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一场重要的路线斗争
--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
民初是太虚大师,现今是印顺法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人间佛教是什么意思?是哪位大师提出的? -支邹蔚县…… 关于印顺与人间佛教: 印顺导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第四章「对佛法之基本信念」,明白地说出:古代传下来的佛法,我的基本见解,在写《印度之佛教》时,已大致确定,曾明白表示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自序」....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哪位高僧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 -
支邹蔚县…… 最早是民国太虚大师,后有印顺法师,星云法师,延续这个理念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人间佛教的介绍 -
支邹蔚县…… “人间佛教”概念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发扬,使“人间佛教”成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太虚大师是民国时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看到当时的佛教非常落后,寺庙因为贫穷经常靠做经忏挣收入,拿为死人超...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什么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是不是大乘佛教教义的发展?是谁最早提出了
支邹蔚县…… 释迦牟尼佛祖舍兜率天降生人世,为人间佛教的宗师.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净因法师:什么是人间佛教 -
支邹蔚县…… 净因法师:什么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定义人间佛教由太虚大师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那么经过赵朴初居士、星云大师、印顺法师等等的推动,已经成为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佛教界等等华人地区推崇的佛教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哪位高僧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
支邹蔚县…… 一代高僧印顺法师提出的 是“人间佛教”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供您参考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什么是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 -
支邹蔚县…… 您可以百度一下,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之分歧.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怎么讲 -
支邹蔚县…… “人间佛教”(也叫“人生佛教”)实际上是佛教的生活化,通俗化,最早的概念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赵朴初大居士等人的发扬,使“人间佛教”成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 太虚大师是民国时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看到当时...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人间佛教” 怎么翻译? -
支邹蔚县…… 人间佛教,民(国)初由高僧*太*虚等领衔发起的,将佛教弘扬大众化、普及化的运动,使佛教真正深入基层、根植于百姓生活中humanity(六道中的“人道”) buddhism humanistic buddhism——wi ji bai ke2024欧洲杯买球软件官网译本 buddhism on earth 又,saha(娑婆,梵语) buddhism供参
梁府18777752846______ 人间佛教在汉地当中最早体现在哪里 -
支邹蔚县…… 人间佛教是来自于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 后来关于人生佛教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赵朴...
相关主题
- 人间佛教是什么意思?是哪位大师提出的?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