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正意义上的忍辱-欧洲杯买球app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
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
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
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
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
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
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
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
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
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
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
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
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
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
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
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
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
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
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
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
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
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
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
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
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
的。
二十三、忍辱法门
切记!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就算他人真地要把你杀了,也不应该生出嗔恨心。
◎一九八○年十二月一日开示
你们要知道,你们这个师父很辣,不是甜的,有时辣到我的弟子眼泪、鼻涕一股脑儿都跑出来了。告诉你,我怎样学得这么辣?
我十六岁便开始为人讲《金刚经》,经上讲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四肢,而心不生嗔恨。从那时候我便发愿效法,一心去修这个忍辱法门。我知道自己生来性情那么辣,这么刚强,最宜修忍辱法门。一旦下了决心,考验就从四面八方蜂涌而来。本来不骂我的人也骂我,本来不打我的人都打我;本来对我最好的朋友,结果专门来攻击我。于是我自己就想:“我为别人讲《金刚经》,说忍辱仙人被割截身体而不生嗔恨。现在这些人只是骂骂我、攻击我,还不致割断我的四肢,我若不能忍辱,还讲个什么《金刚经》?”
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忍辱,无论谁对我不客气,甚至要害我,也都忍受了,结果终于能够不为境界所动。其实,这些人并不是要来害我,而是反面来教化我,看看我是否能接受这种考验。谁骂我,我便向他叩头;谁打我嘛!我就睡着了给他看看!在家的时候便时常受这种打击;出家之后,善知识更是往来不绝,左右前后的出家人,没有一个瞧得起我,都视我为眼中钉,都给我气受。有个出家人看我上一支香,便破口大骂:“你出什么家?连一支香也不会上,真笨!还说出家!”
这时我心里想:“嗯,考验又来了。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肢体,也不生嗔恨,现在我尚不致如此。好吧,向他叩个头!”于是就向这个人叩头,谢谢他帮助我。那时候,无论出家、在家的善知识,都不断地来帮助我,但我对他们不曾生出丝毫嗔恨心。每次都是回光返照:“一定是我在往昔没有帮助他们,现在他们反来帮助我,应该感谢他们才对。”
诸位现在明白了吗?你们的师父就是这样的一个师父,是专门修忍辱行,专门受人家气的师父,专门忍人不能忍,让人不能让。这样的人,有什么出息呢?可是你们很不幸,遇上这样一个没有出息、这么愚痴的师父,还要跟我来学习。既然要跟我学,我就不能不把我过去的经历和盘托出,我是从修忍辱行这条路走过来的。诸位学佛,不要听了很多佛法而不能行,要躬行实践,依照佛所教的去身体力行。耶稣提倡“爱敌”,越对他不好的人,越要去爱他。佛教是提倡“怨亲平等”,对谁也是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厚薄。学佛的人若不能躬行实践,那么学到什么时候也只是皮毛,不能得到真正的大利益!
切记!切记!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就算他人真地要把你杀了,也不应该生出嗔恨心。我们甚至要比忍辱仙人所修的行门,更进一步。但也不是说:“忍辱仙人被人割断四肢而不生嗔恨,现在你可以割去我的身体,我也不生嗔恨!”这是跟人学的,不是出于自己,又落到第二义了。要真正依教修行,不要说单割断四肢,甚至粉身碎骨,我也不生嗔恨!所以往往有人毁谤我,或者对我不客气,我也不生嗔恨心。
忍辱,是修行“如何克制自我认识、自我见解的执著”的一种方法,不是忍世间的事,而是忍“自我”对世间事物的局限看法认识。也就是说,忍是对自己的心,是忍自我意识的妄执,而对行为的判断和行动,还是需要有的。
第一,如果对方的行为仅仅是针对我自己,是对方的无明思维造就的无知举措,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不去理睬,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忍让对方的愚痴。也就是你说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是如果对方的不理智行为是针对他人或有碍社会团结稳定,那么在佛法中还有“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的话,因此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管,只为自己而活。
第二,学佛法的目的是实行,是贯彻,是以佛的智慧运用在生活工作中。面对对方的愚痴,不仅仅是简单的避让,还应该想到化解。我们不仅仅是需要理解对方,更需要帮助对方,但帮助则需要利用智慧来处理。有不同的能力就有不同解决办法,并不是让我们蛮干和硬顶。能解说的就尽量予以解说,有力量的就需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不能圆融解脱的就寻找他人和政府帮助。也就是说,方法是伴随着智慧而生的,是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应变,但思维上则应该是贯彻着佛法正见的。
记住,忍辱\不是逃避,不是退缩,不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而是理解对方的错误之处不生愤怒和轻慢,而后以正确的思维和方法帮助对方解除烦恼。
许厕涟源市……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为什么佛教我们要忍辱呢? -
许厕涟源市…… 人家做你的时候,就好像把一堆粪给你,那你作回他,就等于接受了那堆粪.那如果你不回他,那那堆粪就给他自己收回.因果报应,如果你打回他,你就跟他坐下一段因,等到过成熟的时候,他就回来打回你,那你们打来打去,几时才能了解...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佛教中说的个人修行中忍辱,忍辱忍什么 -
许厕涟源市……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 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 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请问佛教里强调忍耐吗?为什么啊?谢谢 -
许厕涟源市…… 意思是生前经受皮肉之苦,忠于君主,死后可步入天堂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古代的君主为了统治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
许厕涟源市…… 荣辱其含义就是入世 断其七情六欲 就一心一思想 已经能把七情六欲看开 看明白 亦叫出事 这就叫 修行先修心 先修菩提心 在修菩提果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佛讲忍辱 道讲忍辱么 -
许厕涟源市…… 忍辱是在实践中为了止恶扬善使自己能够在逆境中坚持真理为正义而奋斗.《金刚经》云: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忍辱好比一个水库,在忍辱过程中有无数的涓涓细流进入水库,使水位不断增加.比喻中的水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相般若.忍辱并不是忍受耻辱,而是殊胜之禅定.通过战胜自己的形式,增长智慧光、自性光.忍辱也叫发光地.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学佛者对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的看法如何? -
许厕涟源市…… 如本法师:天壤之别,忍气吞声是压抑之法,令脾气不要发作,若压抑不住,则有爆发之际;又如石压草,石头一旦拿掉,杂草照常长起茂叶,不根本故,非究竟法,非了义故;修忍辱行者,有佛法的疏导,与般若(梵语prajna)空性相应,故...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佛教说做人要忍辱,所受的一切罪都是上辈子做恶太多,别人骂你打你,是你上辈子欠别人太多了,是你应该受 -
许厕涟源市…… 如果 你如如不动 没人会杀你 三世因果 中间还有个助缘 善果 多浇水 让他早发芽 恶果 不浇水 慈悲心能化敌为友 忍辱是修行 要学会化解 如若不然 会越忍越难受...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用佛教中的忍辱对治世间事有什么好处 -
许厕涟源市…… 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大藏经《佛说罗云忍辱经》
皮适13181405956______ 佛教的那种忍辱,会不会被看成没有底线啊? -
许厕涟源市…… 佛教没有忍辱,只有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