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五六回读后感
袁绍派出的大将,一一被华雄一刀砍死,无奈,关公便毛遂自荐,主动出战。可是袁术看不起关公的出身,即使后来他战胜了华雄,还是难以得到袁术的重用。所幸曹操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屡次劝阻袁术的冲动鲁莽行为。
接着,便杀出了吕布。此人英勇善战,众多英雄都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令人闻风丧胆,多数英雄豪杰几近惨死,皆因众人挽救,才可逃过一劫。最后是玄德,云长,翼德等三兄弟共同与吕布大战了多个回合,仍是不分胜负,最后吕布略逊!
第五回中,首先是袁绍,此人不论英雄论出身,性格暴躁,没有长远目光,没有慧眼识人才,易受他人鼓吹,没有大局意识,或许后来等待他的该是一场悲剧。
对于曹操而言,一眼便看出了刘备三兄弟的不凡,还给予招徕,难怪历史上都认为曹操爱惜人才,为后来曹操起义,招揽雄才,各方积极响应,奠定了基础。爱才惜才,曹操这方面还是另当别论的,世人钦佩。长歌行便透露出他渴望贤才的心声!
#读书打卡#20160415
1、孙坚战败后,责问袁绍为何听从小人离间,不给予粮草进行援助,袁绍最后只是看砍了挑拨之人,向孙坚谢罪。其实,挑拨之人无非就是袁绍的替罪羊罢了。所谓心至诚,意志坚定之人,肝胆相照,定不会受到小人的蛊惑,除非,是袁绍内心也是黑暗之人。而事实上,袁绍听从了他人建议,无非是他自己也从心底认可这种做法罢了。此处也是透露出袁绍不适合谋大事之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难怪后面会众心离背……
2、孙坚拒绝了董卓的联婚之后,董卓便想要借助童谣,迁都到长安,依靠长安优越的地理位置,镇守城墙。可是,有些大臣不满意这一迁,觉得这样会骚动百姓,最后,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就是命丧黄泉了!董卓恶劣行径还不及于此,杀了很袁绍有瓜葛,没有瓜葛的富户,皆一一被杀害,窃取才资,还挖取陵墓,取其钱财,令生者迈向地狱,死者魂灵难安。行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毫无人性可言。古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董卓的所做所为,将会逼得人民掀起汹涌波浪,股股浪潮,推翻他的船,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董卓的行为在这里也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那便是利用童谣和迷信色彩,为自己的事业蒙上了一种正义的色彩,堂而皇之的借口,让事情可行性强一些。为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陈胜和吴广,本就一介平民,为了出师有名,便编了一个故事,让大家以为这是顺应天意而为之。可见,想要成就一件事情,有阻力之时,多多借助外力,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呢!
3、曹操想要劝阻袁绍乘胜追击,将董卓一网打尽,一战而定天下。只可惜,袁绍不愿,血气方刚的曹操便一人孤身入敌,哪知此时,董卓也正设好了圈套,等待瓮中捉鳖,幸好,曹洪誓死相救,还有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拼死护主,曹操才可脱险境。但是,操心,已不再在袁绍这里了。
可见,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即使拥有先天的优越条件,最终还是葬送在他自己手下,人才纷纷流失,袁绍便是留不住曹操。
曹操看来也是一个很有血性的男子汉,有勇有谋,只可惜,多了一份鲁莽。在他身上,可见一代新领袖者的魅力,越来越凸现了!
4、孙坚意外得到了玉玺,可却暗藏于怀中,死死不愿献给袁绍,于是两人分裂了。只是,没有想到袁绍还让江夏八俊去帮忙追杀,逼孙坚交出玉玺。
有时候福祸相依,你所以为的福,或许就会给你带来灾难。所以,有时候勇敢舍弃一些不太必要的东西,或是给你致命一击的东西,全力以赴,为了新的征程,才是正真可取之道。死守以往的辉煌,只是次要的。天下大变,该是需要有雄才大略的人担当,一时的屈让,只是为了以后……
答:三国演义第五回是一个转折点,在我看来在三国演义里每一家独大之后都会发生一些事情而导致这个最强大势力的灭亡或衰颓.比如黄巾之乱的张角,召诸侯进京的何进,这里的董卓,官渡之战的袁绍,赤壁之战的曹操,合肥之战的孙权,夷陵之战的刘备,这样的局面一直到司马昭这里才算结束。在第五回里董卓的势力是诸侯里最大的,...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500字
答:于是,从最初的三国类评话起,到《三国演义》最终成书,关羽的形象都在不断地给美化,于是有了“土山约三事”,有了“降汉不降曹”,有了“挂印封金”,有了“过五关斩六将”,整整四回的情节,终于将这个“污点”给好好地美化了一番。只不过,在我看来,这四回情节却实在经不起推敲。[ ...
三国演义6-15回读后感怎么写啊!~~~帮帮忙啊!15分
答: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
答:如题..要三国演义旳前十回跟各自读后感500字.前一二回读后感急..会补充来增加悬赏及追加最高分数.我还要每回的读后感500字。这个才是重点... 如题..要三国演义旳前十回跟各自读后感500字.前一二回读后感急..会补充来增加悬赏及追加最高分数.我还要每回的读后感500字。这个才是重点 展开 ...
答:三国演义第六回主要内容: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为了避开十八路诸侯的讨伐,将洛阳一把火烧了,迁都到长安,途中留下徐荣阻止追兵,而联军中,除了曹操一人,其他人均不愿意追击董卓,曹操被徐荣伏兵大败,但是却从此名声大振。联军中,孙坚为先锋,首先抵达洛阳,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在一口...
答:2017-09-09 三国演义,第六回感悟 21 2015-12-15 三国演义第一回到第二十回的感悟。每回感悟30字左右 54 2020-09-07 《三国演义》第六回的感想和主要内容 在线等 急 2010-06-12 三国演义第6回感受150字 944 2011-03-12 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读后感200字 ...
答:《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第一回 宴桃园...
答:三国演义每一回读后感第一回 桃园结义:反映了当时东汉政权的腐败糜烂,宦官士族相斗。桃园结义这个浅显易懂的就不用说了,从此三人义结同心。第二回 打督邮:看出了张飞不畏权贵 为人直爽。反映了刘备仁义 为官清廉
答: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机智过人;又从“五六千支”和“十多万支”既不多,又不少,可以看出诸葛亮计算之精准。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精彩内容,有空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 《草船借箭》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叫《草船借箭》,这是一个发生在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我深受启发。 话说这个故事发生在...
答:我在这给大家带来寒假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2022(5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寒假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一】 三国,一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的年代;三国,一个令人神往、轰动几世的年代。三国,它是一段言不尽,说不明的奇幻历史。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时,我还...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 》》》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这回讲的是董卓因为吕布战败,于是迁都长安,在洛阳大肆屠戮,孙坚救了宫阙之火,无意间发现了玉玺,于是拿着玉玺背约回江东去了,而袁绍等人不肯追袭害的曹操战败.于是众诸侯...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六回的读后感300字,急啊,快啊.谢谢啊. - 》》》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第六回,这一章主要讲了为报杀父之仇,曹操兴兵攻打徐州的事. 曹操兵力强大,文有文臣,武有武将,所以曹操要把他父亲接到营地.在经过徐州时,徐州太守叫一位手下护送,那位手下原本是一个山贼,看他们...
15574901748&&还有啊...三国演义第五、六回读后感150左右..拜托拜托 - 》》》 篇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
15574901748&&三国演义50到60回读后感 -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崛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五回的阅读感想 50字 - 》》》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到现在我才发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是如此讲义气.在吕布连杀两元大将,伤一大将的情况下,张飞毅然挺身出马救出了孙瓒并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6回 读后感 急用!! - 》》》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都后感--- 引狼入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五回读后感 100字左右 - 》》》 从本回标题可知,本回主角为诸葛亮和周瑜等,为后文的二气周瑜,三气周瑜和故事发展设下铺垫.本回主要说诸葛亮为取南郡,和周瑜斗志斗勇,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侧面突出诸葛亮和周瑜的足智多谋,也为周瑜后来的悲惨结局设下伏笔.
15574901748&&三国演义第15之16回的读后感 - 》》》 读书笔记 书名:三国演义 作者:(明)罗贯中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共120回,描写了公元184年至280年间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其中104回,叙述了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51年间的故事,剩下46年...
15574901748&&三国演义1到10回阅读感想200~350字 - 》》》 前几回看的是剿灭2113张角,后几回看的是剿灭董卓.整体来看还是感慨玄德三兄弟的义薄云天和为他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并且从这几回5261就能看出4102谁能成大事,谁只能做冢中枯骨.看袁绍这个盟主当的,整个就窝囊废.看吕布那样,就知道他是个三星家奴.看曹操智勇过人,1653就知道日后肯定能专成大事.从孙坚的死中看出,在那样的动乱的社会,充满着属欺骗和利益的驱使,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体现的淋漓尽致.望采纳
15574901748&&读《三国演义》每章的读后感想 - 》》》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