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辨率的模拟分析
使用东天山hymap和山东招远omis-i数据,选择合适的目标区,采用模拟方法对图像作插值或重采样,分别模拟5m(或7m)、10m、15m、20m和30m 大小像元的图像插值或重采样(research systems,inc,2001),分析模拟图像中地物的光谱特征曲线变化,研究空间分辨率对矿物识别能力的影响。
5.5.3.1 omis-i 图像几何分辨率模拟
取一个像元面积为3×5的碳酸岩化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周围地物分布主要是植被,其次有小范围的花岗岩露头和废石堆(图5-5-4(a)、(b))。原始图像几何分辨率为7m,经过几何重采样、插值处理,模拟生成7m、10m、15m、20m和30m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观测重点矿物光谱特征的变化。图5-5-4(c)是碳酸岩化地质体在6种空间分辨率模拟图像中提取的反射光谱曲线。
图5-5-4 研究目标在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图像中的光谱变化特征
图中曲线在1.25μm处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对应着右边文字自上而下的说明顺序
从图中可以从10m以上分辨率的曲线反射率降低,像元中含有反射率较低的岩石,15m的曲线形态接近植被的波形,说明该像元已经含有大部分的植被成分,从20m、30m图像中提取的光谱曲线也是近似植被的反射曲线,只是反射率降低,说明较大像元尺寸范围内植被为主体,同时也混含反射率较低的岩石。
5.5.3.2 hymap 图像几何分辨率模拟
(1)对含镁、铝矿物地质体图像光谱特征的影响
hymap原始图像空间分辨率为5m,经过几何重采样,模拟生成10m、15m、20m和30m的空间分辨率图像,研究区分布有数条长达几十米、宽约10~100m不等的绿泥石化带,围岩为灰绿闪长岩、硅质岩和安山质凝灰岩,如图5-5-5(a)、(b)所示。围岩的图像反射率小于绿泥石区域的图像反射率,吸收特征较弱,阴影的图像反射率呈锯齿状振动。以绿泥石光谱吸收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几何分辨率模拟观测已知点该矿物的图像光谱特征变化。图5-5-5(c)是绿泥石化带地质体在6种空间分辨率模拟图像中提取的反射光谱曲线。15m时该模拟像元处于阴影中,因此,反射率值较低;10m和20m所对应模拟像元的光谱曲线在可见光近红外区域锯齿状噪声增多,可能与此时像元中包含的地形变化有关(阴影)或与周围岩岩石种类变化有关;30m时模拟像元的光谱曲线趋于稳定、光滑,大范围的岩性趋于单一,原来1~10m较小范围的岩石光谱被其淹没。
图5-5-5 绿泥石带在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图像中的光谱变化特征
图中曲线在1.25μm处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对应着右边文字自上而下的说明顺序
(2)黄山东碳酸岩地区模拟
研究目标为碳酸岩分布区,周围岩石化学成分较复杂,并分布有大片戈壁沙漠,如图5-5-6(a)所示。目标和周围岩石、沙漠的图像光谱特征如图5-5-6(b)所示,周围地物的反射率普遍较高,在2.347μm具有较强的吸收特征,部分周围地物在2.21、2.26μm具有弱的吸收特征。对研究区hymap原始图像进行几何重采样、插值处理,模拟生成5、10、15、20和30m的空间分辨率图像,提取同一目标所对应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的图像光谱曲线,加以比较,图4 5 6(c)显示为碳酸岩在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的光谱特征,在2.347μm都具有较强的吸收特征,但其吸收深度变化趋势总体是随着模拟图像的分辨率将低而变浅变宽。图中5m和15m模拟影像提取的光谱曲线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反射率的高低不同;在10m对应的光谱曲线中因含有其他岩性成分,反射率增高及2.347μm处的特征变宽;20m和30m对应的光谱曲线中较强光谱特征变得圆滑,且变宽,较弱的特征(2.21、2.26μm和2.43μm)已经不清晰。
图5-5-6 碳酸盐岩石区在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图像中的光谱变化特征
图中曲线在1.25μm处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对应着右边文字自上而下的说明顺序
5.5.3.3 小结
(1)引起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模拟图像光谱特征(强度、吸收)变化主要是由研究目标的分布范围、围岩、周围其他地物以及地形等因素所决定。
(2)空间分辨率降低,使得原来像元内的目标岩石在对应像元内所占的比重发生改变(产生了混合像元),从而使目标的谱带特征变弱。
(3)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在成像光谱地质应用中,利用光谱特征开展矿物识别制图比例尺度应与目标的大小尺寸有关的像元尺寸进行。也就是说,尽量使用较小ifov的成像光谱仪或较低的航高,减少混合像元效应,提高识别制图精度。
答:什么是最大空间分辨率?最大空间分辨率又叫做内插分辨率,它是在相邻像素之间求出颜色或者灰度的平均值从而增加像素数的办法。内插算法增加了像素数,但不能增添真正的图像细节,因此,我们应更重视光学分辨率。内插分辨率表示在处理器或软件算法的帮助下扫描仪可以模拟的最高信息密度。内插算法不含增加新的...
答:故称为多分辨率分析.进一步,设qmf是pmf与pm 1f的差别信息,由于vm 1=vmwm,则pm 1f=pmf qmf.(4) 将一维多分辨率分析推广到二维源自: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和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1年 吴秀清,徐云翔,周蓉来源文章摘要:论文提出利用数据融合和小波变换进行图像边缘检测...
答:横向(即xy)分辨率的阿贝衍射公式为:d=λ/2na式中λ是标本成像所用的光波长。如果使用514nm的绿光及na为45的油浸物镜,则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将达到177nm。ct空间分辨率计算公式ct空间分辨率计算公式:ppi=根号(x y)/z。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和密度分辨率(contrastresolution)...
答:遥感影像还有地面分辨率、影像分辨率。1、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2、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所能记录的电磁波谱中,某一特定的波长范围值,波长范围值越宽,光谱分辨率越低。3、时间...
答:数据采集卡的采样率和分辨率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定的,但是数据采集的分辨率和采样速率是根据你要采集的物理信号来定的,你要确定你要采集的信号的频率,再乘以5到10,就基本上确定你的采样率了。分辨率是你希望识别到最小的信号电压值,主要根据你希望还原的物理信号的真实度来考虑,这里给出一个公式:u=...
答:图7-1为部分模拟的不同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的点扩散函数。理论上,当知道传感器的点扩散函数时,就可以通过式(7-1)得到该传感器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但在遥感图像尺度扩展中,由于每个像元的记录是一定空间范围的内每一点的辐射与该生成该图像的传感器的点扩散函数的卷积,因此将已有图像与点扩散函数卷积进行...
答: 现在常用的ccd已可获得512像素×512像素到4096像素×4096像素的图像。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手段,还可以通过对图像的拼接用较小分辨率的ccd获得较大视场的图像。 存储一幅图像所需的数据量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幅度分辨率共同决定。根据式(2.2.32)~式(2.2.34),...
答:然后在其界面右侧的功能列表中找到“设置”按钮并打开;2、一般来说“设置”按钮在右侧的功能列表中直接就能看到,如果没找到可以点击“更多功能”,在“更多功能”中即可找到“设置”;3、接着在“设置”窗口的左侧打开“高级设置”,在“高级设置”界面即可看到设置分辨率的功能了,如下图所示:...
答: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所谓空间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地图进行分析。自从有了地图,人们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比如,在地图上测量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面积,以及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
答:空间分辨率,重点在空间,由于x线平片是收集了人体某个位置的全部信息(胸部x线正位片包含信息很多,能够观察到肺野、肺门、心脏、纵膈、肋骨、锁骨、气管、大动脉等等大量信息),采集的空间大,观察相邻组织间的关系非常好,故而可以大概理解为空间分辨率高。但是由于各种人体组织的重叠覆盖,细微的内部结构...
18716975775&&空间分辨率的理解 - 》》》 空间分辨率直观的理解就是通过仪器可以识别物体的临界几何尺寸. 影像学中的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是指在某物体间对x线吸收具有高的差异、形成高对比的条件下,鉴别其细微结构的能力. 空间分辨率是指系统辨别两个待测光纤的测量点的能力.因此,空间分辨率可以对应为系统辨别两个待测光纤的测量点相对应的中频 fif的能力,而辨别 fif的大小的能力与系统的频谱仪的接收机带宽密切相关.
18716975775&&解释数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 - 》》》 空间分辨率是看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像素点数,越多图像质量越高;灰度分辨率,即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级数,灰度级越大,图像越清晰(个人理解)
18716975775&&什么叫空间分辨率? - 》》》 编辑词条空间分辨率 1、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2、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对于摄影影像,通常用单位长度内包含可分辨的黑白“...
18716975775&&怎么由空间分辨率靶标计算分辨率 - 》》》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是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光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集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8716975775&&解释数字化图像的几个名词:空间分辨率,灰度(密度)分辨率,点运算,局部运算和全局运算. - 》》》[答案] 1、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2、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对于摄影影像,通常用单位长度内包含可分辨的黑白“线对”...
18716975775&&怎样选择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 》》》 一般来说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是无法兼得的,空间分辨率高的数据的光谱信息就少些,所以要根据你应用的需求来选,如果你应用更侧重光谱信息(物理属性),比如农业估产,地质调查等就不需要太高的空间分辨率.如果是导航用的底图,城市遥感,道路选线之类的就需要高分的数据了.另外价格也是需要考虑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价格贵,单景覆盖面积小,如果是大范围的调查经济上要能承受,同时目前而言高分辨率数据的处理成本比中低的要高
18716975775&&matlab里面,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到底是什么原理,为什么书上说降低以后图像会变小呢 - 》》》 降低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很多,本质上都是消除图像的一些细节信息.最简单的降低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就是在邻域内的平均(比如2*2大小邻域的光滑滤波,或者把图像分成2*2的小方块,每个方块求平均值);降低空间分辨率并不一定导致图像变小.但是从信息量的角度讲,n*m大小的图像包含了nm个值来表示信息,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以后,图像的信息量也降低了,这个时候必然不需要nm个值来表示图像的信息,所以当我们要求节约空间的时候,是可以把图像变小的.由于图像内容的相关性,一般的n*m大小的图像都不需要nm个值来表示,所以我们有很多图像压缩算法在保真的情况下,可以极大的压缩图像数据量.
18716975775&&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 - 》》》 高空间分辨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变换标准,比如现在,米级(亚米级)的遥感数据可以成为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未来可能厘米级的数据才可以成为高空间分辨率. 高空间分辨率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分辨率高,对地面物体的辨别能力强;其次是数据量较大,单幅影像覆盖面积较小;还有就是虽然分辨率提高了,可以更直观的体现现实地表情况,但分类提取难度加大.当然还有其他,你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 现状,国内外已有多颗高分辨率卫星,可以列举几颗,比如常用到的quickbird,国内的中巴(2.36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