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的药理作用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为宜,或将筛滤过的浆汁晒至七成干后,再揉细腻做成薄饼,置于阳光下晒干或烘干。温度在40℃-60℃为宜。
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形状亦异。一般分片蟾酥、团蟾酥两种。
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黄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2.干蟾的生药性状,体形较中华大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3.蟾蜍胆为蟾蜍的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1 .蟾酥 蟾蜍耳后腺以及皮肤腺瘤分泌的白色浆液叫蟾酥。蟾酥是中药瑰宝,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具有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细胞等新用途,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2 .蟾衣(皮) 即干燥蛤蟆皮。蟾皮性凉,味辛,有微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胀,外用解毒散肿。可以治疗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肝癌、子宫癌、淋巴癌、心力衰竭、乙肝、肝腹水等症
3 .干蟾 即蛤蟆肉。性寒,味辛,有毒。干蟾可解毒医疮,消积化症,是治小儿疳疾之良药。内服善攻,外敷善拔,用于治疗白血病、肝硬化、肺结核、肿瘤、食道癌、慢性支气管炎等。
其他如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答:蟾蜍身体上分泌出来白色的黏状液体是蟾酥。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液体,蟾王的蟾酥提取浆液,干燥,上色,密封保存后可以入药。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根据规定,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中药材中包括蟾酥(不含配以微量蟾酥的...
答:蟾蜍是有毒的,蟾蜍本身是有毒的,它的腮腺、血管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和蟾蜍卵含有30多种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损伤心、肝、肾等器官。蟾蜍毒素不是市民在家简单洗洗就能清理干净的,稍有过量就会致食用者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不过,经过专门的加工提取的蟾蜍提取物确实是有药用价值的,对于...
答:海参在遇到危险时会排内脏。骆驼是骆驼科属动物,鼻孔能开闭,足垫厚,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 花背蟾蜍常常利用鼠类的废弃洞穴,甚至当鼠洞中尚有鼠类居住时,也能看到花背蟾蜍的踪迹。 生活在沙漠中的沙...
答: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我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在农田里常见的蛙类有黑斑蛙、泽蛙、金线蛙、花背蟾蜍等等。从古巴引入的牛蛙...
答:青蛙同样也是集食品、保健品、药品于一身的药用动物。食用,是上佳的绿色食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食之至美”。药用,是食疗保健品、药品。据《东北动物药》记载:“青蛙鲜用或阴干行用,可全体入药”,有“利水消肿,解毒止咳”之功效,能“...
答:癞蛤蟆属于有益动物。癞蛤蟆不是昆虫,不能说是益虫,因此只能说是有益动物。癞蛤蟆,也叫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雄性蟾蜍接生员身上,背着许多刚刚产出的蟾蜍卵。它的...
答:《本草纲目》记载了17种蛇的形态和药用功效,蛇 胆 - 清肝明目 去脂降压 降火除痘 蛇 蜕 - 祛风、解毒、明目、杀虫 蛇 鞭 - 壮阳补肾 填精益髓 强身固本 蛇 油 - 柔嫩肌肤 去皱防衰 防冻治烫 蛇 毒 - 治疗瘫痪、小儿麻痹症 蛇 酒 - 肿痛风湿 通栓降压 舒筋活络 纯蛇粉 - 嫩肤养颜 ...
答:白天隐藏在阴湿的泥土、石块下或草丛中,黄昏或夜间出来活动,善于爬行。蟾蜍捕食各种农业害虫,毒腺中分泌的毒液,可以提炼出中药“蟾酥”,具有强心、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常见的种类有中华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等。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 1、比较皮肤和体色 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
答:蟾蜍的头部有骨质棱嵴,鼓膜大多明显。后肢较短,陆生性强,昼伏夜出。常见的种类有大蟾蜍、新疆的绿蟾蜍、长江以北的花背蟾蜍、西藏蟾蜍和南方的黑眶蟾蜍等。蟾蜍虽然外形不受人们喜爱,但它对人类却有很多益处。研究人员发现,绝大多数的蛙蟾类皆生活在农田、耕地、森林和草地,捕食的对象常以严重...
答:蟾蜍的毒会毒死人。蟾蜍俗称癞蛤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其分泌出来的黏液含有剧毒,对人体心脏、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17233318250&&详细介绍蟾蜍 - 》》》 蟾蜍(toad) ,也叫蛤蟆há ma( 蟆单独读má ).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简介名称 蟾蜍(图1)拼音名 chán ch...
17233318250&&蟾蜍的药用价值 - 》》》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本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
17233318250&&蟾蜍的药用价值有多高? - 》》》 蟾蜍也叫蛤蟆,俗称癞蛤蟆、癞赖等.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传统医学认为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具有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疔疮、发背、痈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蟾蜍具有兴奋心脏、升高血压、局部麻醉和抗肿瘤作用.此外对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也有作用.
17233318250&&蟾蜍有什么药用价值? 》》》 1、蟾酥是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北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 2、蟾蜍具有退热、祛湿、杀虫之功效,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 3、蟾蜍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等物质,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攻坚、麻醉止痛等功效.
17233318250&&蟾蜍有什么药用价值? - 》》》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
17233318250&&中药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1、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2、...
17233318250&&蟾蜍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 》》》 蟾蜍 一名癞虾蟆.其眉间有白汁名蟾酥,蟾酥及干蟾皮等均供药用. ≮美食性味≯ 蟾酥、甘、辛、温,有毒. ≮美食成分≯ 中国产蟾酥中含有肾上腺素、胆甾醇、辛二酸、华蟾蜍特宁(或称蟾蜍色胺)、蟾蜍毒、华蟾蜍精及华蟾蜍他灵. ...
17233318250&&请问蟾蜍有什么药用功效? - 》》》 药材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
17233318250&&蟾蜍的药用部位有哪些? - 》》》 蟾衣、蟾(吉)酥、干蟾、蟾头、蟾舌、蟾(林)肝、蟾胆等均(永)为名贵药材.建议(发)主要以采集(蟾)蟾衣,蟾酥药材为主,因为采集蟾衣和蟾酥不需要宰杀蟾蜍就可以采集到名 贵药材,而如果采集其他部(蜍)位必须宰杀蟾蜍,这样对蟾蜍的繁殖非常不利,目前国内外需求量和经济收入最高的就是蟾衣和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