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到底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典故出处主人公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蜀汉帝国灭亡后,主人公是后主刘禅。原文如下: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司马昭与刘禅饮宴,安排表演以前蜀汉的歌舞和技艺,其他蜀汉大臣为此感慨悲伤,唯有刘禅谈笑自若。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的无情,怎能达到如此地步!假如诸葛亮活着,也无能辅佐他,更何况是姜维呢。”贾充回答:“如果刘禅不是这样没用,殿下又怎能灭亡蜀国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想念故国蜀汉吗?”刘禅回答:“在这里非常开心,我不思念蜀汉。”郤正听到这句话后,悄悄对刘禅说:“如果司马大人再问你,你就流着眼泪回答‘我先人的坟墓都在蜀汉,心中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然后闭上眼睛。”没过几天,司马昭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刘禅便按郤正的话回答。司马昭说:“你这话怎么像是郤正教你的呢?”刘禅惊奇地看着司马昭说:“就是他教我的呀!”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刘禅口中的“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后来也演变成一句成语,叫做“乐不思蜀”,意为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刘禅究竟是大愚若智还是大智若愚,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不过,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却可一窥究竟。从刘禅的第一句回答中,其实很难看出原委,而第二句回答这非常关键。如果刘禅是大愚若智,就应该牢记郤正之语,否则此语是郤正所教,但他的回答却是如实相告,这就说明刘禅不是真傻,而是大智若愚。因为他这么一说,不但避免了自己被司马昭怀疑,对郤正也不会产生任何的不利影响。
答:成语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成语乐不思蜀的拼音, 乐不思蜀,成语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意为: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的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
答:这个词语 "乐不思蜀" 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快乐,以至于忘记了他的家乡或原来的位置。这个成语的原始来源是关于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的,他叫刘禅,是蜀国的君主。传说他的家乡在蜀国(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区),...
答:乐不思蜀的意思是非常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找到乐趣,不愿意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它讲的是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看到蜀地歌舞,丝毫没有灭国的伤心,反而在新环境过的很开心的故事。乐不思蜀的故事 乐不思蜀...
答:乐不思蜀是我们日常经常会使用到的成语,本来的意思是指快乐的不想念蜀国,我们现在用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很快乐,不想再回到以前的环境中的情形,同时也有讽刺忘本之意。这个成语我们经常使用,但是你是否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
答: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
答:《扫迷帚》第六回:“去年八月,因赴 金陵 乡试,往 钓鱼巷 猎艳,与妓女 玉兰 有啮臂盟,从此数月不归,大有此间乐不思 蜀 之意。” 黄裳 《榆下说书·诸葛的 锦囊 》:“ 刘备 的这种坏 脾气 ,好像也传给...
答: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指因留恋他乡而不思念故乡,形容在异乡停留,不思念故土、乡土。这个词语源于三国时期,是蜀汉后主刘禅被俘后,不愿回归,并留居魏国。在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等大臣们经过多次战役,最终与...
答: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是【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意思是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
答:13 这小子,一下去还真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了,不会是淹死了吧。14 而此时的龙文傲,根本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向他逼近,还是天天沉浸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15 金钱,美人,权力,应有尽有,保证你乐不思蜀永远活在快乐中。16...
18535179876&&谁知道乐不思蜀的意思? - 》》》[答案]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
18535179876&&乐不思蜀的含义 - 》》》[答案]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近义...
18535179876&&乐不思蜀什么意思? - 》》》[答案] 成语出处:三国西蜀的后主刘禅被司马昭带到魏国后,对其热情接待,安排安逸奢靡的生活,然后问刘禅思念蜀国吗,其回答不思念. 现在指满足现状,安于享乐,忘记 肩负的励志奋发进取的责任.
18535179876&&乐不思蜀 啥意思? - 》》》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近义词:乐而忘返.
18535179876&&乐不思蜀的含义? - 》》》 乐不思蜀: 1、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来源:《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
18535179876&&乐不思蜀什么意思 - 》》》 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
18535179876&&乐不思蜀的解释 - 》》》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18535179876&&乐不思蜀解释 - 》》》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魏国灭蜀后,蜀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之意,于是请刘禅喝酒,席间特意安排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随刘禅一起被迫迁居洛阳的前蜀的大臣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18535179876&&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 》》》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释义]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语出]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近义] 乐不可支 乐而忘返 [反义] 叶落归根 恋恋不舍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环境中而忘了本.含贬义;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
18535179876&&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 》》》 刘禅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后主举家东迁.……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裴注:《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禅弹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不?'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说解:“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鲁迅《月界旅行》:“那麦思顿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事,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