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原文
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教案
教学目标1、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随文听读识字的能力,认识14个汉字。会写“回、因”两个生字,知道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随文听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呀,我做了一个很甜美的梦,猜猜我梦到什么了?
生1:老师,您是不是梦见……?
生2:老师,您是不是梦见大海了?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的图片资料)
师:是啊,“大海、大海,像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大海、大海,多大多宽!瞧,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我梦见丁丁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辽阔的大海边。
翻卷的海水,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隆重的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大海的奥秘。孩子们,咱们一起投入大海的怀抱吧![
师:你觉得大海怎样?
二、相互问答,学会读
1、师:大海真的很美很大,今天老师想介绍刘饶民爷爷写的一首儿童诗给大家,知道诗的名字吗?
2、教师板书:海水。请大家大声的读两遍。
3、现在我们翻开语文书28页,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圈出生字宝宝。
4、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了,那么现在同桌三人一起读一读课文和生字宝宝,注意要互相帮助。学生读书,教师相机指导。
5、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遍,看看还不认识的字,能不能马上被你记下来,注意要怎么听呀,对了手指着听。
6、现在有没有勇敢的孩子能来到讲台上指着屏幕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得认真听,等一下老师请人来评一评。
7、同学们让我们学着他们的优点一起来读课文吧。
8、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也就是说刘饶民爷爷向海水提了两个问题,分别是教师板书:蓝咸
9、师:老师现在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老师读旁白。(读的很大声,可是大海是怎么回答的呀?(笑着)那我们就再来一次,记得笑着来回答。
10、男女生分角色读,并询问“海水的怀里抱着天,为什么就变成蓝色的呢”
11、教师继续问:“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生回答要答出表情。
12、教师:海那么大,海水那么多,渔人的汗却弄咸了海水?你想到了什么?
三、轻松识字
(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师:老师先来读读《海水》这首有趣的小诗,请孩子们欣赏欣赏,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每个字音的!请翻到语文书第28页,听读准备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课文很美。
(2)随文识字、合作交流。
师:这么美的诗文,想读吗?
生:想。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呀?
生1:我可以问老师。
生2:我可以问同学。
生3:我还可以猜一猜。
师:对,我们还可以把生字宝宝前后的字连起来读一读,再来猜一猜生字宝宝的读音。
猜一猜和问一问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宝宝。
师:请听清楚读书要求:
(1)自己读一读课文,不受别人影响。
(2)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好每一个字宝宝。
(3)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圈起来猜一猜、问一问。
做好读书准备,开始吧!
师:孩子们读得好认真呀!下面,请孩子们指读给同桌听一听。听读的孩子注意检查你的同桌:
(1)是不是指着字宝宝慢慢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有没有想办法认识它?师:我听说有几个孩子指读得特别认真,老师真想学习学习。请孩子们关上书,哪个能干的孩子愿意上来指读《海水》这首小诗呢?生:我愿意。“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学编诗
1、师“听你们这么有感情的读后,老师觉得自己也能像他这样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诗了,你们行吗?
2、老师先请你们看图然后也来编一编诗歌。教师予以鼓励
3、小结:从你们的问答中,老师发现你们已经像个诗人了,老师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大胆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为啊他可能会让你成为一个很棒的诗人哦。
4、现在让我们一年三班的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遍课文吧。
5、自由背诵课文。
五、书写生字“回”和“因”
六、升华小结
师:听了大海这么有意思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想问一问大海: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大?大海大海我问你,你的水从哪里来?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教学反思
《海水》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短小诗歌。主要写的是小朋友与大海之间的有趣对话。语言清新流畅,活泼可爱,全文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叙述了大海的蔚蓝辽阔、渔民的辛勤。这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先将这节课的得与失总结如下:成功之处:
1、图片展示导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准备的多组海水的美丽图片,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讲台下的小朋友全都被海水的美丽风景吸引住了,于是我紧抓住这一契机,马上提问:“海水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接着我总结设问导入“想知道为什么海水看起来是一片蓝,为什么海水尝起来是咸的”,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的基础上,与老师一起走近《海水》。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
在这一环节上,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让学生熟悉课文以至背诵。开始先让学生看海水汹涌的画面,给学生讲海的趣事,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自由读边找出在藏在课文中的调皮的生字宝宝,并圈出来。小朋友最喜欢当小发现家了,他们都参加了这一小探秘活动。通过同桌之间读,将我们的生字宝宝记下来。接下来,我采用齐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读课文,先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再读熟课文,学生参与程度高且热情高涨。最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表演读。表演好的学生带着大家读,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艺术,逐渐渗透到课堂,延伸到生活。
3、随文识字效果好
结合初读课文中的圈、认生字,在学生在对生字宝宝有一定印象的情况下,出示词语,让学生自己抢读,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记读词宝宝,从词过渡到多种形式展开生字教学,在学生熟读词语、生字的基础上,回到课文,将生字生词等变为红色突显出来,让学生在朗读文中加深记忆。这种随文识字方法能够从句到词,从词到字,不脱离课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4、课前准备学生参于,探讨问题兴致高涨。
一年级的同学看起来很小,但对老师不知的任务会非常认真。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大海的图片,寻找大海的奥秘,当课上讲到海水为什么这么咸,他们脱口而出,紧接着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他们都争着说自己的发现,那种自豪无语言表。顺势我说谁还有问题也像书上小朋友一样向大海提问?他们就根据自己的发现自问自答,非常喜人。
存在问题:
1、未充分利用教材
记得之前参加语文教研时,有位老师说要处理好“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而我在上课时仍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可将课文这一问一答的有趣形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表现出来。相信如果本节课加上这个,这节课可以上得更好。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多多利用教材,处理好“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力求把每一节课上到。
2、未重视教学方面的细节
在把握课文整体的基础上,未注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自然衔接,导致某些教学环节衔接还不够紧密。在教师的语言体态上还不够凝练、流畅。课堂语言方面还处于一种平淡化的语气,不够童趣。当学生回答出出乎意料之外的问题后,有的处理还行,有的简单敷衍,教学机智性明显不够灵活。今后应多注重细节方面的问题,毕竟“细节决定成败”。
答:【 #三年级# 导语】《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原文 你可知道,...
答:1.小学三年级语文《读海》原文 大海很蓝很蓝,蓝得让我感到神秘。如果海浪身上带着字,就让海鸥读写。海面很宽很宽,宽阔得让我无法想象。如果沙滩身上带着字,就让海风读写。海水很清很清,清得能看见里边的鱼儿。如果...
答:海水是地球形成时,热量被蒸发,形成了大海
答:【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原文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海风吹来,激起朵朵雪白的浪花。孩子们追过去的时候,浪花却不见了,再一回头,白白的浪花又来了。孩...
答:海鸥飞,海水蓝,海浪跑步上沙滩。大海大海我问你:你有多深有多宽,怀里藏着多少鱼,多少浪头连着翻,海底埋着多少宝,一直睡了多少年?大海大海你等着,长大我来搞试验。要让鱼虾听命令,要让海浪来发电,要让海底多...
答:【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大海的歌》原文 天和海 蓝色的雾,蓝色的云;蓝色的波纹(wén),蓝色的潮(cháo)声。无边的海,像一面大玉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鸟,鸟也变蓝了。仰(yǎng)头看,天变成了海...
答: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限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原...
答:《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1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 效应。表现了拉曼不...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答:《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以下是我与大家分享的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欢迎参考!《海上日出》课文原文: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
19683714309&&一年级语文上册海水,问题: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 》》》 海水是地球形成时,热量被蒸发,形成了大海
19683714309&&小学1年级语文海水一文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式和什么手法叙述的 》》》 比喻以及排比
19683714309&&《大海》 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春竹迎着春风,在(),春雨里长.()涌出了圈下(). - 》》》 春竹迎着春风,在(细风里钻),春雨里长.(在雨点打湿后)涌出了圈下(细纹).
19683714309&&《大海》 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春竹迎着春风,在(),春雨里长.()涌出了圈下().快急 - 》》》[答案] 春竹迎着春风,在(细风里钻),春雨里长.(在雨点打湿后)涌出了圈下(细纹).
19683714309&&小学一年级课文大海睡了,大海睡的很香它梦到了什么 - 》》》 大海睡了,在皎洁的月光中闭上了眼睛!海中,鱼 、贝壳 、螃蟹 、水母 、海星 、海水摇碎的星光 也慢慢闭上了眼睛,深深睡去.任海风吹拂,任暴雨下着,大家都带着笑意睡了!
19683714309&&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一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 》》》 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课文先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再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最后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19683714309&&谁能提供一年级下册 的课文内容(原文) - 》》》[答案] 小伙伴 春游那天,到了中午,小伙伴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 维加问她:“你怎么不吃呀?” 玛莎说:“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包和矿泉水……” 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真糟糕!离回到家还...
19683714309&&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 - 》》》[答案] ( ⊙o⊙ )哇!学校没发呀!这么多篇课文!⊙﹏⊙b汗呀
19683714309&&小学一年级的课文. - 》》》 皱纹 录音带 应该是指的贝壳上的花纹吧 皱纹写波浪的样子 录音带写波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