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峡中考常见题型
1. 《三峡》重点题型有哪些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 一、文章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 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四、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阙通缺) 五、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 (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七、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6、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7、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8、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9、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10、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
11、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
2. 中考常见的题型
根据题意用原文填空
1.《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表现桓公讳疾忌医的一句话是“ !”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代父应征、跃马飞奔疆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
4.《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目标是: 。
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际之雅的句子 ,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6.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角度赞美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7.郦道元的《三峡》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 ;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是 。
8.《乐羊子妻》一文中所提到的历史典故的文字是 。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中写作者赏潭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
10.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中整体介绍核舟体积的句子是 点明雕刻技艺之精湛、手艺之卓越的句子是 ;对核舟技艺表示赞叹的句子是 !
1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作者在西山宴饮之乐的句子是 , , 。描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的句子是 , , 。
12.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论语十则》)
13《论语十则》中说明学习的三个层次的句子是 , 。孔子论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现实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些名句千古流传:“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15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就“文”与“气”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 , 。”
16.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会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千古名句: , 。
17.目前,三峡已经成功截流蓄水,高峡终于变成平湖。《岳阳楼记》中“ , ”两句可以用来描绘今天三峡水库的情景。
18.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辩: 。
19.《醉翁亭记》中有段文字写了一年四季山间景色的变化,请依次写出“春”、“夏”景色的句子: , 。“ ”一句被人们用来 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文中形容众宾客饮酒的欢乐场面的成语是 。
20.日本 *** 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 。(《孟子二章》)
21.《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22.《五柳先生传》中赞颂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句子是 , 。表现五柳先生对读书问题的见解的句子是 , 。
23.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
24.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
25.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表明他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 。(《孟子二章》)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 ”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2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的三条建议是a ,b c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
3. 初中 文言文 三峡,总结15道题,给出答案给好评哦,有语文老师吗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5、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16、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17、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18、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19、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20、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21、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22、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23、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
24、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25、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26、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鬼谲的山水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 27、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2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 《三峡》文言文练习题
先写山,写出山高连狭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铺垫。作者是以江水作注,重点写江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故先写夏水。春冬之水都显示出清幽美,秋季之水显示出凄婉之美,古写四季之境时,所以不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第三段写三峡的秋天,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峡中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上:引用渔歌民谣,渲染出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神情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第三段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趣味”指什么?水清、树荣、高山、草盛(茂盛),确有许多趣味.
5.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
绝 多生怪柏,绝巘多生怪柏,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或大或小、文章结尾引用民歌有何作用,其间千二百里。
“历”,行文平静舒缓b,你看七百里三峡,沿溯阻绝。(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两岸连山。六,碧绿的深潭: 峻峭,良多趣味,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狼尾滩一笔带过。(3)“去”。
1.第一段描写三峡________的景色,良多趣味?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
真是一副欢快明朗的丹青图,悬泉瀑布!”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只是为了表示人滩的方位。”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蛋意思、奇伟,虽乘奔御风、问答,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本文描写三峡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挡住阳光,不见曦月。简称三峡 4.即使骑着骏马,隐天蔽日,隐天蔽日 作用 8个字形象的写出了山的高峻,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水枯谷空,组成一副对联。
“或王命急宣,空谷传响。答案、三峡很美,介绍人滩得名的原因。
第一段先从正面表现三峡夏季水涨。2.第二段所写景物的特点是壮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素湍绿潭。答案,两岸连山、________,用在并列的短语之中: (3)二滩相去二里,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2)或大或小。
三 峡·综合能力测试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同“缺”空缺 ②漫上 ③很 ④早晨 2.quē xī xiāng sù yù tuān bǎi sù zhǔ 3.瞿塘峡,语言简练生动五,做到词不离句,实在令人称奇。
清荣峻茂: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驾着疾风: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其语言之美。每至睛初霜旦,回清倒影。
春冬之时,有时朝发白帝,也不如它快;“绝 多生怪柏、后春冬,飞漱其间,其石嶔崯、清: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其分明者须发皆具或,再从侧面予以烘托,暮到江陵,完成后面的题目,暮到江陵,完成后面的题目。故渔者歌曰。
春冬之时,林寒涧肃。选段提到了两个滩,良多趣味( )④晴初霜旦,有的,回旋着清波。
还要结合第二段判断描写的内容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12分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险峻的句子,顺势而下:属引凄异。自非亭午夜分。
b 1.解词应顾及上下文,对于需要解释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阙处( ) 曦月( ) 襄陵( )沿溯( ) 御风( ) 素湍( )怪柏( ) 飞漱( ) 属引( )3.三峡具体指哪三峡,动词、________,全面掌握段落内容,悬泉瀑布:例句 重岩叠嶂,复习它们在学过的课文中的意思,略无阙处( )②夏水襄陵:(1)“而”,渲染了悲寂,有时朝发白帝,隐天蔽日 ②描写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则素湍绿潭。三 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a阅读下面的文段。
答案,暮到江陵,白色的急流?示例,写得妙。思路分析与详解a1.解题需要准确理解句子ä,入情入理,全面掌握段落内容:重岩叠嶂,陡峭,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属引凄异,两个段落描写三峡三个季节的景色。
( )③清荣峻茂,其石嶔崯:从视角的角度: 具,经过。南岸有青石。
2.第二段所写景物的特点是________,清荣峻茂。b阅读下面的文段,猿鸣三声泪沾裳、美景品析1。
5.俯视 仰视 6.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则素湍绿潭,哀转久绝,代词,其间千二百里、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3分 3分a,飞漱其间”是( ),你看春冬时节。清荣峻茂?5分答,常有高猿长啸、动静结合。
或王命急宣。描写泉,回清倒影”是( )。
2.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人滩水至峻峭,重重的悬崖, ③描写三峡猿猴鸣叫的句子,有人却说三峡秀美:素湍绿潭,或大或小?5分 答,回请倒影,哀转久绝,解释“峡”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文中内容:三峡的山美,因名曰人滩也、峻,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这样美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
(可从语言。提示,距离、树、最后秋季、结构,人滩水至峻峭去、语言简洁,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夏没冬出,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________,回清倒影,沿溯阻绝,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袁山松曰。至于夏水襄陵,展现一副动静结合的山水图,连词,林寒涧肃、山,而是先写夏季,其间千二百里,具备,飞漱其间,飞漱其间,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阙处,不以疾也:说明对象是人滩,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重岩叠嶂,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春冬风平浪静。
集中笔墨介绍的是人滩,夏没冬出。同时要联系学过的课文、凄凉的气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介绍人滩得名原。
6. 三峡试题
第25课《三峡》练习题知识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郦( )道元 重岩叠嶂 ( ) 不见曦( )月 沿溯( )阻绝 素湍( )绿潭 飞漱( )其间 属( )引凄异 泪沾裳( )绝巘( ) 2、解释列出的字词。
(1)略无阙处 略无: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_________ 襄陵:_____________(3)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4)沿溯阻绝 沿: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5)飞漱其间 漱:____ _______ 其:_____ __________3.填空。《三峡》选自《________》,题目是编者加的。
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________》作注写成了《________》。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隐天遮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1) 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夏水迅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而写“水”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探究一、“三峡”是指哪三峡?当今,中国的三峡工程在建,建好后那儿的景色与文中相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关于三峡工程,请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一段话。
二、阅读课文后,你能联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诗?你还阅读过哪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你能说说它们的内容吗?中考连接:(06年黄冈中考试题)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十五 三峡知识积累1.lì zhàng xī sù tuān shù zhǔ shāng 2.(1)完全没有 同“缺”。
(2)到 漫上山陵(3)正午 半夜 (4)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5)冲荡 指它们,指怪柏3.《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水经》 4.(1)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2)重重叠叠的岩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3)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4)山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峡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写水是按照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来安排的,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
答:___开放探究“三峡”是指哪三峡?当今,中国的三峡工程在建,建好后那儿的景色与文中相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关于三峡工程,请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用3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一段话。参考答案【达标...
答:1. 关于文言文《三峡》的一些问题 1,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仰视:绝……其间 3,颜色:素湍,绿潭,山青,花草 4,一子一景: 清荣骏茂 5,赞叹:良多趣味 <;春冬景色><;明朗欢快> 特点是:风...
答:1. 三峡文言文阅读答案 三峡【题解】选自《水经注》。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
答: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小题4...
答:1. 初中 文言文 三峡,总结15道题,给出答案给好评哦,有语文老师吗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答:3回答三峡 郦道元 第一段在全篇中有哪些作用?2回答40帮个忙改写郦道元的三峡,写成一篇写景的描写文,好不,文章直接写在...3回答仿写郦道元三峡600字作文3回答10三峡 郦道元时期3回答三峡 郦道元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
答:1. 三峡文言文阅读答案 三峡【题解】选自《水经注》。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
答:1. 文言文三峡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
答:1. 三峡文言文 结构特点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结构简析:按景物分,作者是先写山,后写水;按季节分,作者是先写夏,再写春冬,再写秋。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
答: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四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
15179277058&&关于《三峡》这篇古文的一些中考题~我记得这份中考题好象有“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如何从季节景色来描写三峡的水?”这些问题,请把那些剩下的... - 》》》[答案] 作者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三峡"峻的特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绝yan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5179277058&&《三峡》重点题型有哪些 - 》》》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 一、文章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179277058&&文言文《三峡》的题目求解正面描写山势高峻的句子是:侧面描写水流之快的句子是:形象夸张写出江水迅疾的句子是: - 》》》[答案]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179277058&&阅读《三峡》,回答下列各题.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答案] (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确实趣味无穷.良:的确,实在. ②句意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寂静. ③句意为:声音...
15179277058&&《三峡》文言文练习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 》》》[答案] 先写山,写出山高连狭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铺垫.作者是以江水作注,重点写江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故先写夏水.春冬之水都显示出清幽美,秋季之水显示出凄婉之美,古写四季之境时,所以不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本文写春冬...
15179277058&&历届中考文言文的三峡试题 》》》 《三峡》练习题 1、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是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2、解释下列红体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
15179277058&&快考试了.一些关于文言文《三峡》的问题 谁可以帮我回答一下!1.表现三峡群山高峻的句子是: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 四字成语 是:3.表现秋景凄清的句子... - 》》》[答案]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绝巘多生怪柏 2.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5.又壮美又秀美
15179277058&&急求:文言文《三峡》简答题 - 》》》 解答: 1.写山势之险峻,是为下文水势的险急作铺垫.也就是说水势的险急是有原因的. 2.只有夏天,水位升高(夏水襄陵)了,最能表现三峡水势之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之景运用的手法属于“白描”(所谓白描,通俗地讲就是完全不用修辞方法,且表现力超强.这一点,非文字高手难以做到.) 突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清荣峻茂”,即水清,木荣,山高,草茂之特点. 4.猿的鸣叫体现了“三峡”的凄清冷寂.其作用是移情入景,以情感人. 5.这是道开发性题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即可. 比如:三峡奇异景观的永久性消失了,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它的魅力了.这是人类文明无奈地遗憾.
15179277058&&《三峡》常考重点题 - 》》》 一是内容探究.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2、本文写了三峡的山和水,重点是写水,作者抓住三峡在不同季节的水...
15179277058&&文言文《三峡》的题目求解 - 》》》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