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有哪些
一。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免疫细胞(immune cell)是白细胞的俗称,包括淋巴细胞、apsc多能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即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亦可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目前认为,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t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加强免疫应答,较长期保持免疫记忆。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
t细胞是相当复杂的不均一体、又不断在体内更新、在同一时间可以存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功能的亚群,但目前分类原则和命名比较混乱,尚未统一。按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一致公认的有:辅助性t细胞(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效应t细胞(te),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细胞毒t细胞(tc),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记忆t细胞(tm),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其记忆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肿瘤细胞t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三个亚群: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类抵御疾病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有关t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自身复制和分化,通常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分裂增殖,一部分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后,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影响下,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被称之为t淋巴细胞。t细胞的"t"字,是采用"胸腺"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法氏囊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被称为b淋巴细胞。b细胞的"b"字,是采用"囊"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人和哺乳动物无法氏囊,其类似的结构可能是骨髓或肠道中的淋巴组织(集合淋巴结,阑尾等),亦有法氏囊作用。
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细胞免疫"。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体液免疫"。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在某些情况下,t细胞亦有抑制b细胞的作用。如果抑制性t细胞因受感染、辐射、胸腺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b细胞因失去t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样,在某些情况下,b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由此可见,身体中各类免疫反应,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亦可简称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禽类是在法氏囊内发育生成,故又称囊依赖淋巴细胞(bursa dependent lymphocyte)/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与t淋巴细胞相比,它的体积略大。这种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这种疾病的研究不断涌现。在哺乳类是在类囊结构的骨髓等组织中发育的。又称骨髓依赖淋巴细胞。从骨髓来的干细胞或前b细胞,在迁入法氏囊或类囊器官后,逐步分化为有免疫潜能的b细胞。成熟的b细胞经外周血迁出,进入脾脏、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脾小结、脾索及淋巴小结、淋巴索及消化道粘膜下的淋巴小结中,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合成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b细胞在骨髓和集合淋巴结中的数量较t细胞多,在血液和淋巴结中的数量比t细胞少,在胸导管中则更少,仅少数参加再循环。b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及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
2.b1细胞为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b2为t细胞依赖性细胞。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k淋巴细胞
1. 又称抗体依赖淋巴细胞,直接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衍化而来,表面无抗原标志,但有抗体igg的受体。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时必须有靶细胞的相应抗体存在。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凡结合有igg抗体的靶细胞,均有被k细胞杀伤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说k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对靶细胞的识别完全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作用。k细胞约占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但杀伤效应却很高。当体内仅有微量特异性抗体,虽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足以激活补体系统破坏靶细胞时,k细胞即可发挥其杀伤作用。k细胞在腹腔渗出液、脾脏中较多,淋巴结中较少,胸导管淋巴液中没有,表明k细胞不参加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但k细胞的杀伤作用在肿瘤免疫、抗病毒免疫、抗寄生虫免疫、移植排斥反应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重要作用,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免疫防护及免疫病理两种类型。如靶细胞过大(寄生虫或实体瘤),吞噬细胞不能发挥作用或靶细胞表面被抗体覆盖,t细胞不能接近时,k细胞仍能发挥作用。肾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破坏,都可能与k细胞有关。
nk淋巴细胞
1 .nk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在脾内约有3%~4%,也可出现在肺脏、肝脏和肠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
2. nk细胞较大,含有胞浆颗粒,故称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3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
4.nk细胞表面受体(nkr)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分子。nk细胞的杀伤效应是由其活化后释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导,如穿孔素、颗粒酶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
折叠肥大细胞
1.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2.肥大细胞mast cell是和血液的嗜碱粒细胞同样,具有强嗜碱性颗粒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的这种颗粒,含有肝素、组织胺、5-羟色胺,由细胞崩解释放出颗粒以及颗粒中的物质,可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炎症)。由于在肥大细胞上结合的ige抗体和抗原的接触,使细胞多陷于崩坏。
3.肥大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浅,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常成堆或单个分布于血管附近。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染成蓝紫色的颗粒,均匀分布在核周围。
4.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称为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1957年efrati首先提出mcl的诊断,以后陆续有报道。mcl约占恶性肥大细胞肿瘤的15%。不少病例先有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cd),以后转变为白血病,少数开始即以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
5.mcl是肥大细胞在体内恶性增殖的晚期表现,一般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还有较特异的表现:由于肥大细胞颗粒内16性物质(组胺、肝素、a-tnf等的释放,可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如面色潮红、低血压、瘙痒或骨痛、头痛,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浸润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皮肤色素性荨麻疹少见。
6.患者一般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10-15)x109/l,肥大细胞占5%~90%。骨髓活检示肥大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达90%(26.2%-91.8%),白血病性肥大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核仁清或不清,胞浆蓝色、充满或多或少的深紫红色颗粒并覆盖于核上,并易见伪足和吞噬红细胞现象。mcl的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核1个或多个,偶见明显核仁。细胞浆中含有线粒体、脂质体,颗粒内容物缺乏或颗粒中充满小粒子及典型的卷轴样特征。a颗粒可见,嗜碱粒细胞的0粒不见。
7.细胞化学特点:sbb和甲苯胺蓝可着色,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溶菌酶弱阳性;过氧化物酶和。非特异性酯酶阴性。
8.免疫表型:恶性肥大细胞表达cd9、cd33、cd44和cdll7,而不表达单核细胞相关 抗原cdl4、cdl5及嗜碱粒细胞相关抗原cdll6、cdwl7、cdl23/il-3rck。同样也缺 乏0116(cm-csm)及皮肤肥大细胞标记抗原cd88。hla-d、dr和cdl、cm、 cd4、07、cdl0、cdl9、tdt均阴性,mcg-35对肥大细胞颗粒有较高特异性,培养 后的肥大细胞呈强阳性。
9.travis等1986年提出了mcl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肥大细胞》10%;②白血病细胞有非 典型肥大细胞(幼稚肥大细胞)的特点;③白血病细胞有肥大细胞的组化特征(出现异染颗 粒、特异性酯酶阳性,pox阴性等)。临床有肥大细胞增生及白血病的表现。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恶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鉴别。
治疗:目前尚无成功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很短(中位生存期5个月)。脾切除可暂时缓解症状,血象可暂时回升,但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平均2月)。21世纪初,人类开始的生命方舟计划,对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亦称巨噬细胞系统(macrophage system)体内具有强烈吞噬及防御机能的细胞系统。包括分散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共同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经幼单核细胞发育成为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停留12~102小时后,循血流进入结缔组织和其他器官,转变成巨噬细胞。
2. 细胞质内含丰富溶酶体、线粒体及粗糙内质网,细胞表面形成小突起和胞膜皱褶。静止时称固着巨噬细胞,有趋化因子时便成为游走巨噬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及吞噬活动。人的巨噬细胞能生活数月至数年。许多疾病能引起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大量增生,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功能为吞噬清除体内病菌异物及衰老伤亡细胞;活化t.b.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在细菌或其他因子刺激下能分泌酸性水解酶、中性蛋白酶、溶菌酶和其他内源性热原等。
二.
免疫分子并不是具有免疫能力的分子,而是广义上具有免疫能力的物质,包括免疫细胞、免疫蛋白、免疫因子、干扰素等等
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及抗体,是现代分子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免疫分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具有结构和进化上的同源性,主要的有以下几类: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抗原等。
b 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变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分子--抗体。抗体后经科学证实是免疫球蛋白。由于抗原性质不同,免疫球蛋白又分为五类,分别称为igg、igm、iga、igd、ige。每种免疫球蛋白对相应的抗原有特异性的结合作用,使抗原(病原体)凝集、沉淀或溶解,从而消灭它们。
抗 体:构成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t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免疫分子--细胞因子和补体。通过这些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发挥效应。例如移植排斥反应,迟缓过敏反应,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变异的细胞等。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补体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的免疫分子,能发挥溶解细菌和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膜破裂的作用。
淋巴因子:能促进t 效应细胞的分化成熟,活化b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发挥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免疫功能。
补 体:能溶解被感染的细胞和杀菌,中和与溶解病毒,从而加强和调节抗体的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以后也能产生免疫分子--单核因子。单核因子能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促进免疫反应等作用。
单核因子:能促进白介素-1(il-1)产生,调节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如:e花环受体、补体受体、ⅱ类抗原的表达,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的应答等。干扰素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功能。
所以免疫分子主要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免疫分子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补体和单核因子。
免疫分子在抗原的刺激下,还能产生其它种类的免疫分子。随着免疫分子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将更多认识和了解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补体和hla分子。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及抗体,是现代分子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免疫分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具有结构和进化上的同源性,主要的有以下几类: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抗原等。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及抗体,是现代分子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免疫分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具有结构和进化上的同源性,主要的有以下几类: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抗原等。
固有免疫细胞有哪些?
答: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1.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2.树突状细胞;3.nk细胞;4.nkt细胞;5.nk细胞;6.γδt细胞;7.b-1细胞;8.肥大细胞;9.嗜酸性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
答:抑制性t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效应t细胞,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
答:1、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介素等)组成 2、功能:(1)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
答:天然免疫或称非特异免疫,存在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与生俱来,包括多种效应细胞和分子,如各种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nk细胞和体液杀菌成分如补体、抗微生物肽、溶菌酶等 天然免疫识别分子都是由胚系...
什么是免疫细胞?
答: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免疫细胞可以聚集在一起组成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也可以直接在血液和组织中发挥作用。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
答:一、分类:免疫细胞俗称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要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分裂增殖...
答:不知道你是否是在问人体的.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主要由免疫器官、其他器官内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组成。主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lymphocyte)、抗原处理及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
免疫细胞有哪些?免疫活性细胞有哪些?它们有何功能作用?
答: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它包括了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这些细胞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活性细胞是指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答:天然免疫应答的主要组成细胞包括哪些 首先自然免疫由表皮和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炎症反应、体液组织中的抗菌物质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并没有细胞的参与,是皮肤和其分泌物 第二部分有嗜中性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巨...
答: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4、t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
13270768491&&免疫分子包括哪些呢? 》》》 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1.组织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和体内屏障(1)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包括由致密皮肤和黏...
13270768491&&人体内具有哪些免疫分子? 》》》 人体内的免疫分子主要有补体、细胞因子、抗体和免疫膜分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直接或间接杀伤进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反应.补体是机体重要的抗感染免疫分...
13270768491&&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和分子有哪些? 》》》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主要有粘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等;主要参与固有免疫的分子有补体、细胞因子、抗菌蛋白和酶类物质.
13270768491&&广义的免疫细胞包括哪七类? -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辅佐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胞
13270768491&&能协助抗体发挥杀菌作用的免疫细胞和分子有? 》》》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及抗体,是现代分子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免疫分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具有结构和进化上的同源性,主要的有以下几类: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抗原等.
13270768491&&人体免疫系统有哪些 》》》 内容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
1327076849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 1、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介素等)组成 2、功能: (1)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