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这一段论述的是人们的生活观与历史观。眼睛中有青的部分和白的部分,如果正视或者重视便看到的是青眼,斜视或者藐视所看到的就是白眼。历史上有个阮籍,就善于做青白眼。
《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曰:�
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见到了自己的知音,便用那青眼去正视;逢到那些不愿意看见的凡夫俗子,便用那白眼去看,自然也就不会污自己的眼睛了。这种做法,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人格,绝对不让自己的心灵受到委屈。
用青白眼去看书,自然就是要带着自己的角度去观看了。有的地方不合乎自己观点的,则用那白眼去看;合乎自己的理想的地方,则以青眼对之。这样以来,不仅说是自己能够快心快意,而且还的确可以培养出来自己的眼光和学问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在踏入社会的时候具有自己的人格或者人生观,而且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拥有自己的角度。因为没有角度,也就没有了观点和人格。只要有了立场,才能够在人生的现实中得到觉悟与自在。
雌黄口,指的是我们的口能够随便发议论,就好象昔人用雌黄蘸在笔上,去涂抹那写错了的字。《文选•广绝交论》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的确,人们的意识是很难说没有差错的,而且言多者必失,所以要言寡尤而行寡悔。
如果我们能够用那雌黄口来谈论历史,评价人物,判断史实,那么是非曲直自然也都就一目了然了。�
左氏是写出了《春秋左氏传》的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董狐是晋国的史官,都以秉笔直书
和过人的史识而闻名。他们的历史见识,也并非众人都没有。
只要我们能够把议论他人的对错是非的口,去评判历史上的得失是非,自然会逐渐培养起一种过人的胆识来。可见,什么本领都不是自天而降的,都需要锻炼和培养。
出自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
答:10、读书广,广读书,读益书,易读书。 11、爱看才会赢。 12、知识就是力量...关于读书有关的格言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书给人以优点...47、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8、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答:3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黄庭坚《送王郎》3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于鹄《题邻居》37、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3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
答: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读书百遍,其义...
答: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好学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
答: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无所不能...15、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
答:●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
答:释源:《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康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亦载此事,...
答:一、关于读书的古诗: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
答:1.女博士 2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7.竖子成名 70.斗酒只鸡 2.清尘浊水 25.釜中之鱼 48.掩目捕雀 71.冢中...11.青白眼 34.长林丰草 57.弊车赢马 80.巾帼 12.穷途之哭 35.池中物 58.吴下阿蒙 81.心膂爪牙 13.青蝇...
13440828761&&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 》》》 ?用我们自己看世界时的那种青白眼,转过头来再看那记载历史和知识的书籍,那么圣人的真正见识也就培养出来了,用我们议论他人时候的那种雌黄口,转过头来再去议论那兴亡成败的人类历史,那么左氏与董狐所具有的真正是非观也就具备...
13440828761&&《晋书 阮籍传》翻译 - 》》》 《阮籍传》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
13440828761&&文言文翻译、、 苏轼的《读书与作文》 o(∩ - ∩)o谢谢 - 》》》 ①[原文]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⑤,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又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⑦.疵病⑧不必待人指摘⑨,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
13440828761&&冻夜读书示子路,什么意思 -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
13440828761&&文言文高手来 我在百度中都找不到答案 谁试着翻译一下 越准确越好啊 》》》 在宋太宗统治的朝代,有位王著,这个人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深得羲之书法的精髓,被选为侍书翰林. 翻译: 在太宗临朝听政之余,喜欢练习书法,曾经数次让内侍拿着自己的作品让王著品评,王著常常认为不够尽善尽美.于是太宗更加用心...
13440828761&&中国古代的劝学诗 - 》》》 一、立志 1.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
13440828761&&逍遥游的心得体会 - 》》》 读《逍遥游》感想 人生在世,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为名为利,亦或是为了理想和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大多数人看来,只要能做到“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似...
13440828761&&技之可贵无过读书 翻译 注释 》》》 夫明《六经》①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②,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③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
13440828761&&金圣叹曾经出过一个对子:上对是真读书人天下少,求下对. - 》》》 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