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调的特点
答:《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
答:一、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二、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 神歌)三、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
答:此外,彩调唱腔中还吸收了一些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小调,如鲜花调、十月花等。彩调曲牌有300余首。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有调胡、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20世纪50年代,彩调剧《...
答:但是《茉莉花》曲调结尾,仍保留上扬8度、渐慢、大拖腔的戏曲唱腔特点,与昆、徽、京剧《打花鼓》中的《鲜花调》完全相同。如今,《茉莉花》已代替了传唱数百年之久的《鲜花调》,普契尼《图兰多》中《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答:花腔的百余首曲调,来自很多地方,如“莲花”、“凤阳歌”来自北方,“鲜花调”来自江南,这些曲调在流变的过程中,语言因素带来的变异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花腔旋律的口语化,是统一花腔的风格的重要环节。花腔在唱词中常大...
答:小调的种类:又可再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时调:是在这类民歌艺术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的,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节奏样式,一般还有乐器伴奏。时调的种类: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绣荷包调 (1)孟姜女调:以...
答:伶俐而羞涩的农村姑娘形象,活脱脱地托现在我们眼前。3、《鲜花调》《鲜花调》属于小调,又名双叠翠、叠断桥。凤阳花鼓传统曲目,清代流传全国。《鲜花调》在南京六合传唱有百年历史,也是扬州市歌《茉莉花》的前身。
答: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
答:分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最为规范成熟。流传广影响大的时调主要有“孟姜女调”(代表《孟姜女》)、“鲜花调”(《茉莉花》)、“绣荷包调”(《绣荷包》)少数民族 蒙古,,长调《...
答: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
[15555874678]“鲜花调”的基本特征及流传情况是怎样的? 》》》 《茉莉花》是流传最广的汉族民歌之一,其对应的曲调又名“鲜花调”、“双叠翠”、“茉莉花”,源于江苏.清乾隆年间玩花主人《缀白裘》收有其词,贮香主人《小慧...
[15555874678]鲜花调(六合民歌《茉莉花》的前身) - 搜狗百科 》》》 花腔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等方面. 花腔是一个调式丰富的腔系.有典型的五声宫、商、角、徵、羽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
[15555874678]谁能把中国的茉莉花的曲风特点说出来 越详细越好,宫商角徵羽,说清楚,为什么作为中国民族代表作. - 》》》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
[15555874678]彩调戏的特点简写..急求 - 》》》 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 “大采茶”.扇子、手帕、划浆、撑篙.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河池一带叫“采茶戏” 、“咿...
[15555874678]【鲜花调】在发展过程中,曲牌结构变化不大,基本都为徵调式 - 上学吧... 》》》 中国民歌的艺术特点 一、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