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
答:(《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 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 其实不然。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答:现代观念则为愚忠和愚孝。
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为孝.---纪晓岚.子从父.妇从夫.母从子.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答:然而,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举几例: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等,现今已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
答:二、不要拖垮自己的身心:不要愚孝,照顾自己 儒家提倡的“孝”:“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在今人看来,这样的儒家理念可称之为“愚孝”,你甚至可以简单理解为“用伤害自己的...
答: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董仲舒的杰作。真正的事实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元杂剧中的一句戏词,清人篡书改史,将一句戏词奉为所谓的“儒家经典”,都是歪曲孔孟的意思硬改上去的。
答:中国向来是父权社会,在朝廷尽孝即是尽忠,需受执政者驱使,为朝廷与人民大众服务。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忠臣忠心耿耿盲目为在上者效力, 皇帝作为社会的最高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负责忠义志士的家后事,让忠义...
答:为父想,这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想我这年迈苍苍,尚有君臣父子之情,为何你却无手足之意。似你这:不忠、不孝,违抗父命之子,我要你~何用。[联珠调]:杨六郎一闻此言朝...
答:如此负面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直到你情绪失控,感到身心前所未有的疲惫。儒家提倡的“孝”:“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在今人看来,这样的儒家理念可称之为“愚孝”...
答:中国古代道德的本位应该是忠、孝、礼。和现在的道德底线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异同。如果要区分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道德是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人们对于道德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完美。时代在变,人的道德也在发生着...
[17244355261]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 》》》[答案] 有时候忠孝不能两全,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1724435526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出自哪呢,是?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出处是旧戏里面,古代里的经典著作里面是查不到这句话的.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一、古时的老百姓很少读正史和...
[17244355261]儒家经典故事 - 》》》[答案] 一· 愚 忠 愚 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 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人们以...
[17244355261]君叫臣死 臣死 父令子亡 子亡什么意思 - 》》》 古代深受儒家文明地影响,以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地言行,以次达到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治权利.而父子关系被视为伦理中的最基本社会关系,而这又被引申为忠.这就是为什么君叫臣死 臣死 父令子亡 子亡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国古代儒家文明的影响与统治着为稳定统治而实行的思想控制.
[17244355261]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 父叫子亡子不亡为不孝的原作者是谁?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的原作者是谁? - 》》》[答案]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17244355261]什么叫愚孝? - 》》》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
[17244355261]“君要臣死”接下句,看你能想到几个? - 》》》 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不死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不亡为不孝.
[17244355261]我犯了错,老爸要我自刎.他说「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 - 》》》 你告诉你老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死了,您老人家就要背负“不孝”之名了,试问孩儿怎么忍心呢???
[17244355261]"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为忠 父令子亡 子不得不亡为孝"说的对吗 - 》》》 因为大臣们不想商王朝衰败啊,唯一的办法就是劝自己的王回头是岸,至于效忠他嘛,也因为他是王啊,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反叛.纣王其实没有《封神榜》所想像那么坏啊,他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只是不懂得怎样治国而已.
[1724435526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好毒.是谁提出的 - 》》》 1、没人说过,都是俗语 2、翻遍儒家典籍与历代儒者文集,都找不到有哪个儒者鼓吹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有一个朋友,曾在微博上悬赏:谁要能从儒家“十三经”(即《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