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在佛经里怎么读
答:持诵这个一般所称嘛呢咒(mani)咒语的大利益,在佛经和密续中一再被提及。据说,只持诵麻呢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持诵六字大明咒及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这是个简单的修法,容易了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你把麻呢咒当作快乐与痛苦时的...
答:读“nuo "音。
答:敕chì 《楞严经》经文:“...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奘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答:是的。一般读 nuo 挪。当然你读成na也可以。
答:“佛”有四种读音:fó fú bì bó 。组词:佛[fó]1、礼佛[lǐ fó]顶礼于佛;拜佛。《南史·张畅传》:“百姓有罪,使礼佛赎愆。”《新唐书·傅奕传》:“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偷免。” 明 李贽 《豫约》:“除挑水、舂米作务照常外,其馀非礼佛即静坐也。
答:古汉语中,“破读”是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乐区别其意义或词性的方法。破读的规律一般是把原来的平声破读为去声,并使得其词性发生转变。其规律之一是:本属动词转化为名词的,名词破读为去声。“藏”有两个读音,cáng(平声)收存起来 ,动词。转化为名词,念zàng(去声)储放东西的地方。
答:现代汉语读音: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初学者可按佛法清净传承者的发音为准比较如法。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答:是一句佛教语。佛陀的声音可以到处传播,消除人们的罪孽和过失,其中,灵音指的是佛陀的教诲和声音,是一种具有净化和慈悲力量的声音,灭罪指的是消除人们的罪孽和过失,使人们得到救赎和解脱,消愆则是指消除人们的过失和过错,使人们得到清净和平安。这句话并不是佛经中的原文,而是一种常用的佛教语言...
答:阿耨多罗:a1声nou4声(nou我一直读1声)南无:na2声mo2声 如果你实在烦恼,可在网上查找【《金刚经》念诵音频】。开经偈中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读音,经中也多次提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金刚经》等经典中提及过。但《心经》未提及此词。再给师兄讲一个故事。和...
答:但是这些目的怎样实现?靠什么实现?要靠戒。要 摄心为戒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这个。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那是个人的因缘,也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经典?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 摄心为戒 的含义,因为我们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少有机会24小时去念佛、持咒。更不会每天...
[15547682701]“行写下面加个心”字是什么字?请问是什么意思?念什么呢? 》》》 我查到的是“愆”qian读一声,过失,错过的意思,也许是你看错了.
[15547682701]谁能给我500个易错字的拼音与字型? 》》》 拟: nǐ 起草;例:拟了一个信稿.想要作;例:拟于下月赴沪.模仿:例:比拟.不读yǐ.“拟”的繁体字是“”,也有人按半边误读为yí.歼: jiān 杀光,消灭尽.例...
[15547682701]佛教里为什么提倡忏悔 - 》》》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式.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忏悔能令自己的心变得清净,忏悔业障,既能消除负能量的影响,也能鼓励自己精进修行,更能够有利于自己的修为提高.
[15547682701]如何忏悔自己的罪业? 念哪种经简单易记? 》》》 如果要忏悔,请读《金刚经》因为《金刚经》就是忏悔经 问:何为忏悔. 答: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 答:罪由心造,悔亦心作,心无二心,造时成过,悔时过灭,当然如...
[15547682701]佛教:在放生前是念什么经呢? - 》》》 口中不断念“阿弥陀佛”就是最大的功德同时,希望平时多行善助人这就是佛教最高的教义
[15547682701]孔雀东南飞出自哪里,是发生在哪个年代的事情? 》》》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84、其往欲何云:往后打算怎么办.其往,其后,将来. 何云,这里指怎么办.85、...
[15547682701]“曩纛鼍羼鬻鹫鸶饕齑寤齄鼐瞀鬣”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啊!如题! 》》》 ------1 画------丿pie------2 画------孑jie 孓jue 乜mie 厶si ------3 画------彳chi 亍chu 乇tuo 尢wang 囗wei------4 画------仂le 亓qi 爿pan 殳shu 闩shuan刈yi 爻yao 仄ze 仉zhang------5 ...
[1554768270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这个是南传佛教的一个经典偈子 体现佛家无往无来无住的思想境界 说通俗点 就是你是否真正达到纯净无我的境界 不是靠你自己时刻提醒或者掩饰而来的 它是由内心自发而生的...强求不来 伪装不来 不论时空变幻 真正彻悟的人他的心都是不受影响而变化的.
[15547682701]忏悔是为了什么? 》》》 在佛法中叫做;'发露忏悔',他的意思是把做错的事情说出来(错在哪里),再请求大家的宽恕!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认错大家知道,决心不再触犯.